第二百一十七章 朱家三少(2/4)

见易青连剧本都带来了,俩人都顾不上吃饭,连忙接过看了起来。

胡亚杰看得很快,专挑朱传杰的部分看,虽然戏份不多,不再是男主角,可这部戏够大,让他心动不已。

至于孙嵩则看得很仔细,故事的开篇就是朱传文接亲,看了一会儿,他就皱起了眉。

易青也注意到了:“怎么了?对角色不满意?”

孙嵩抬头看了易青一眼,犹豫了一番,这才说道:“易编剧,赵导,我~~~~~~~我不太想演这种窝窝囊囊,没主见的角色了!”

孙嵩会这么说,易青虽然觉得意外,其实也在意料之中,意外是因为,他没想到孙嵩会拒绝,说是意料之中,是因为易青知道,他肯定会对朱传文这个角色,提出异议。

孙嵩红是因为王沪生,可谓出道即巅峰,可却也被王沪生这个角色给限制住了发展。

易青记得,孙嵩在演完《渴望》之后,连着很多部戏都是演那种小白脸,负心汉,或者妈宝男类型的角色。

时间长了,观众也看腻了,渐渐的,来找他演戏的人越来越少,最重逐渐沉寂。

易青前世看过的孙嵩最后一部戏就是管琥拍的纪实类电视剧《生存之民工》,在剧中孙嵩演了一个农民工王家才,那个时候的他,身上已经没有了一丁点儿奶油小生的模样,整个就是一糙汉子。

可以说,孙嵩完成转型,足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。

只可惜,在更新换代飞速的影视圈,哪有观众真的痴心不改,等着一个演员十几年,就为了看他完成转型,浴火重生。

想屁吃呢!

不过孙嵩这人也的确够狠,他那简直不能说是转型,整容还差不多,一个王沪生,一个王家才,一个青春粉嫩的奶油小生,一个糙脸黑皮的中年大叔。

现在看起来,孙嵩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,出道的角色太经典,完全被束缚住了,以至于后面的角色过于单一,一点儿突破都没有。

观众看得腻了,他也演的腻了。

好不容易今天被胡亚杰叫出来,说是易青要找他们演戏,孙嵩很激动,他盼着能再有一个《渴望》那样的剧本,当然前提是,角色不能是王沪生这种类型的。

可看几集剧本,孙嵩就失望了,一个孝顺,懂事的农家大儿子,可没有担当,胆小怕事,连比他小的弟弟都敢冲上去和土匪拼命,他却只能蹲在地上告饶,是他娶媳妇儿,可是却因为丢了聘礼,不敢登岳父家的门,还要亲娘带着去。

这也太窝囊了!

他不想演,可是却又担心拒绝的太直白,让易青不高兴,毕竟是易青的剧本,让他走红全国的。

可是接下这个角色,他又不情愿,心里实在矛盾。

易青看着孙嵩,听着他连一句拒绝的话都说得含含糊糊的,忍不住笑了:“你真的只觉得朱传文是个窝窝囊囊,没主见的人?”

朱开山的三个儿子,在剧情发展的过程当中,侧重点的确是二儿子传武,可要说最有意思,同时也是最矛盾的一个,那毫无疑问应该是大儿子传文。

简单来说,朱传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封建好男人的形象,他吃苦耐劳,非常的勤奋,他也是众兄弟之中唯一一个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关东的,期间也是九死一生,有着非常辛酸的经历,所以在三个兄弟之中,他也是非常能够吃苦的。

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,如果说整个朱家没有了朱传文,那么山东菜馆的生意不可能那么好,因为就是在朱传文的各种方法的运行之下,他们才掌握了像酱牛肉、鲁味火凤凰这样的招牌菜,同时让整个菜馆越来越红火。

但是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,朱传文也是有着非常大的性格缺点的,他虽然是不怕辛苦,但是他的目光还是过于狭小,对于一些新鲜的事务总是不能很好的接受。

换句话来说,他过于墨守成规,以至于显得有些迂腐。就像在清朝灭亡的时候,他就死活不肯剪辫子,最终还是两个弟弟帮助了他。

还有在离开元宝镇的时候,他将自己的目光始终局限于种地上,不敢有外出闯荡的勇气。

所以总的来说,传文是一个能够靠着自己的勤劳,把朱家过得非常的富足的人,但是也仅此而已,目光的短浅就决定了他的勇气不足,所以他一度投靠了日本人,而他投靠日本人的理由也是非常简单的,他就只是想着保住自己的一大家子,但是在那种战争环境下,他们的命运从来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,那个日本人也只是觉得朱传文还有着利用的价值而已,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他的承诺。

果然在看到自己的弟弟被日本人打死之后,朱传文才彻底醒悟,原来那些表面的诺言都只是日本人口中的虚幻罢了,所以已经彻底醒悟的传文最终选择了回归自己的家庭,同时也给那个可恨的日本人来了一枪,算是给自己的二弟报了仇。

所以总的来说,朱家的大儿子朱传文虽然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,但是也是集合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点,同时也是有着一些人性的弱点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<